漁人們輕輕擺動四肢,稍微得到了喘息的機會。
究竟該怎麼解決?每年只要靠近霧霾季,新聞就會出現泰國地方政府祭出禁燒令,時效從一個月到將近兩個月不等。造成霧霾空污因素很多,不僅是山林或耕作,即便是城市人過度使用車輛、工廠問題、地球暖化等,都需要分層分項處理。
但霧霾與空氣污染,起因的分佈層面就又更深更廣。主要報導環保議題的《WILD LIFE TVBurabha》對此事表示,過去10年,素帖山和Doi Pui一帶發生火燒山或森林火災並不常見,規模或範圍有大有小,端看救火速度是否能即時撲滅,而這次火災的面積約260 rai(泰國面積計算單位,等於416,000 平方公尺,約 1.5 個大安森林公園),造成該區霧霾的PM2.5數值之高,不只是拿下世界冠軍,也是泰國國內歷史新高(註)。去年陸續聽了相關議題的講座與活動,得知有不少民間團體開始積極動起來,串連不同領域的人去了解山區輪耕、防火線等經常被都市人誤解或有心人甩出的黑鍋議題,另外也有組織協助山區打火義工、提供打火防護工具。但霧霾與空污問題從未消失,去年開始,PM2.5數值更是衝到世界第一等。不僅在相關新聞投入更多關注,發起捐贈物資給打火團隊的活動也比往年更積極。
3月29日,在國家公園範圍內的素帖山和Doi Pui(也就是一般上素帖山觀光路線常見的苗族村一帶)出現火燒山,大火範圍更幾乎逼近素帖寺,加上後續在「空拍義工團隊」爆料群組內,有人要求希望他們退出打火行動,原因是火場空拍照讓上面長官不蘇胡,而就在要求他們「照片不外流群組外」的對話截圖傳出後,清邁人就炸開了。 為什麼燒上素帖山?往年山林大火,較少出現在這次的火場位置。專業和學校是家長設計決策,學校和學生並無反對之意的結果。
問:您的史觀獨樹一幟,打破了十九世紀末至二十世紀初中國知識分子組織的歷史架構。筆答:劉仲敬|整理:富察、犁客 人稱「阿姨」、據說一天可以讀120萬字、博覽群書、以一己之力顛覆中國教育體系、對世局判斷近乎預言的劉仲敬,本來唸的是醫學,還曾經從事過法醫工作。凡是熟悉歐洲哲學的人,都能看出(法國)理性主義、(英國)經驗主義和(德國)先驗主義如何體現於nation-building的歷史進程。我現在還記得其中一部是1984年民主黨候選人加里.哈特(Gary Hart)寫的,描寫一個很像他自己的議員愛上了被蘇聯間諜糾纏的blonde女秘書伊萊恩,寫完這本書兩年以後,他果然因為涉及美女的醜聞而退選。
西方由於一戰以後的專業碎片化,博雅教育也大不如前,但還沒有達到因為教科書說英國是兩黨制、就不相信英國存在第三個政黨的程度。您是什麼時候開始建構這套史觀的?有沒有哪些作品或哪些學者對您這麼做產生關鍵性的影響? 答:大概在1994年前後,其實只有三個元素比較重要,1994年前後是斯賓格勒(Spengler),2000年前後是哈耶克(Hayek)和蘇格蘭學派,2010年以後是內亞學和考古學新材料,其他都是集郵材料。
問:您原來學的是醫學,是本來就對歷史有興趣,還是後來因為某個緣故產生興趣?您認為您的醫學背景與法醫工作經驗,對於歷史研究有什麼影響? 答:你想像一下12歲、14歲、16歲的我,此人按照1980年代淪陷區(編按:指中國)中學生的標準,是一個優秀的做題家,能用極少的時間拿到當時標準的優秀分數,一開始就被認為是可以搶佔高考名額,也就是給國有企事業單位子弟學校提供政績指標的少數種子,得到了學校和家庭雙方的許多小特權,但填報高考志願的哪一個專業,對學校和學生的利益和傾向,都是毫無影響的。我為了打擊冒辟疆路線的追隨者,在跑路的過程中(編按:指作者離開新疆、離開中國內地、經由香港而最終到美國定居)選擇了一個適合反攻倒算路線、而不適合明清合體路線的專業不過又過了20年,現在的研究結論是:The open office plan is a disaster. 開放式的辦公室設計,是個災難。還有一個心理層面的無奈,就是cubicle的辦公環境,讓人感覺自己變得渺小。
因此,當設計師Robert Propst在1967年發明第一款OA屏風板的時候,他秉持著「改善上班族身心健康」的信念,覺得為此找到了一個完美的方案。辦公室裡面有許多公共區,裡面擺著寬敞、舒適的沙發,大家平時可以隨性坐著辦公,不隸屬任何空間,但需要隱私的時候,則可以躲進一個小小的「工作莢」,像是戰鬥機的駕駛艙一樣,艙門一關,便與世隔絕,還可以在裡面打個盹而不用擔心被人看見。「家」,是我們渡過人生最黃金時刻的地方。老闆們喜歡,因為所有員工的一舉一動都一目了然,但員工們卻覺得這種格局好有壓力。
員工們的偏好,也會像時裝潮流一樣,輪迴著大風吹。顯然,我們沒參考以前的教訓。
這個由三面灰色板圍起來的個人辦公空間,英文稱為cubicle(也就是cube「方塊」這個字的延伸)。我也認識越來越多的高階主管,是從家裡上網辦公的。
但根據這個定義,許多人的home sweet home,搞不好不是睡覺的地方,而是辦公室。有些不幸的菜鳥被分到廁所旁邊的位置,每天聽幾百次沖水的聲音,或是被安排在印表機附近,也得忍受整天有急促的腳步聲和人影不斷閃過你的身邊。牆板的高度,讓你坐下時看不見周遭的動態,但要說自己有絕對隱密,又嫌它太矮。三塊OA屏風板組成的辦公位子,一片灰灰藍藍的層板格子從牆壁延伸到牆壁,這是許多上班族,身處時間最久的環境啊。戴上耳機,即使不聽音樂,也能夠幫助阻絕雜音。隔間雖然能夠改善噪音問題,但還是可以聽得見鄰座敲鍵盤、講電話、擤鼻涕跟抽泣的聲音。
起碼有一點是確定的:只有少數人喜歡絕對的隱密,也只有少數人喜歡絕對的開放,但應該每個人都喜歡「選擇」。現在的設計趨勢,叫做flexible office(彈性辦公室),也就是融合了open office跟cubicle隔間的特點。
那樣的設計可以讓人根據工作狀態,選擇「開放的激盪」或「密閉的隱私」。這個發明一炮而紅,也成為了長達1/4世紀的主要辦公室格局。
當Robert Propst在2000年去世之前,曾經感慨自己的發明造成了另一種「集體的精神異常」。但如果你自己常待在一個cubicle裡面,就一定很清楚它的優缺點。
貼幾張照片,把隔間個人化。坐在其中,你很容易覺得像是一隻蜂巢裡的工蜂,而一整天悶在這種環境裡,也不知不覺的縮小了自己的格局。現在的辦公室文化越來越多元,主管們也越來越能夠接受不同的工作風格,所以只要你的公司允許你做選擇,就好好把握這個機會,不要再抱怨你的辦公環境了,直接選擇用行動來設計自己的環境吧。在家裡工作的,也會抱怨公私不分的困擾,像是那位之前爆紅的,在接受BBC訪問時,突然小孩子陸續闖進來房間的尷尬學者一樣。
每個人又有自己的隱私了,更能夠專心了。早期的心理學研究調查,還發現這種開放式的open office容易導致「妄想症、身心失調、低潮和精神衰弱」。
有些公司還以牆板的高度和位置區分職員的層級。儘量維持整齊乾淨,因為凌亂的空間容易分心,而過度個人化的空間,也可能會讓主管和同事覺得你不夠專業。
他們一台筆電、一隻手機,遊走於各處咖啡店和co-working space的雅座,只要WiFi夠快,一切都能搞定。不過我身邊還有不少朋友,都紛紛從辦公室中自我解放出來。
如果你今天還屬於三面灰色層板的cubicle辦公族,以下有幾點建議: 買一盞適用的桌燈,讓局部光線增加視覺集中的範圍。人們最基本的需求還是一樣:方便、舒適、自由。只不過這樣的生活過了一段日子,他們又開始想念同事們了,覺得整天在外面飄盪,感覺不夠踏實。擺幾個小盆栽,綠化桌邊,也給你的隔間帶來一些生氣
在家裡工作的,也會抱怨公私不分的困擾,像是那位之前爆紅的,在接受BBC訪問時,突然小孩子陸續闖進來房間的尷尬學者一樣。現在的辦公室文化越來越多元,主管們也越來越能夠接受不同的工作風格,所以只要你的公司允許你做選擇,就好好把握這個機會,不要再抱怨你的辦公環境了,直接選擇用行動來設計自己的環境吧。
三塊OA屏風板組成的辦公位子,一片灰灰藍藍的層板格子從牆壁延伸到牆壁,這是許多上班族,身處時間最久的環境啊。如果你今天還屬於三面灰色層板的cubicle辦公族,以下有幾點建議: 買一盞適用的桌燈,讓局部光線增加視覺集中的範圍。
顯然,我們沒參考以前的教訓。隔間雖然能夠改善噪音問題,但還是可以聽得見鄰座敲鍵盤、講電話、擤鼻涕跟抽泣的聲音。
网友点评
已有0条点评 我要点评